性能测试曲线模型
性能测试曲线模型
性能测试曲线模型是一条随着测试时间不断变化的曲线,与服务器资源、用户数或其他的性能指标密切相关的曲线。如下图所示。

曲线图关键点
- 横轴:从左到右表现了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(并发用户数)的不断增长。
- 曲线:
- :资源的利用情况,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;
- :吞吐量,这里是指每秒事务数(TPS);
- :响应时间。
- 区域:
- Light Load :轻负载区
- Heavy Load :重负载区
- Buckle Zone:塌陷区 。
- 关键点:
- The Opt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:最佳并发用户数
-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:最大并发用户数
过程分析
- 轻负载区: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长,资源占用率和吞吐量(TPS)会相应的增长,但是响应时间(RT)基本平稳,小幅递增;
- 最优负载(B点):此时是系统的最优负载,继续增加并发将进入重负载区;
- 重负载区:当并发用户数增长到一定程度后,资源占用达到饱和,吞吐量(TPS)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停止增长,而响应时间(RT)却进一步延长。
- 最大负载(C点):此时是系统的最大负载,继续增加并发将进入塌陷区;
- 塌陷区:如果并发用户数继续增长,软硬件资源占用继续维持在饱和状态,但是吞吐量(TPS)开始下降,响应时间(RT)急剧递增,明显的超出了用户可接受的范围,并且最终导致用户放弃了这次请求甚至离开。吞吐量下降,排队现象,服务器宕机,响应时间越来越大。
总结
- 当系统的负载等于最佳并发用户数时,系统的整体效率最高,没有资源被浪费,用户也不需要等待;
- 当系统负载处于最佳并发用户数和最大并发用户数之间时,系统可以继续工作,但是用户的等待时间延长,满意度开始降低,并且如果负载一直持续,将最终会导致有些用户无法忍受而放弃;
- 当系统负载大于最大并发用户数时,将注定会导致某些用户无法忍受超长的响应时间而放弃。
提示
系统应按最优负载设计,并避免长时间在重负载区和进入塌陷区。